搜尋此網誌

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

< Finding Mr. Right >

週日,獨個兒跑去看齣電影,選了朋友大力推介的<北京遇上西雅圖>(Finding Mr. Right)。一個簡單的故事,卻道出了很多女孩的心聲。

喜愛湯唯的自然和亮麗,她成功地演活了"文佳佳",一個一開始很拜金巴辣的強國女子,到後來頓悟自己真正想捉緊的是一個溫柔愛家的好男人Frank。角色過渡得很自然舒服。

我們也渴望能遇上像Frank 一樣的絕世好男人,他沒錢、不浪漫、是一個帶著女兒的失婚漢﹔但他的手是溫暖的、擁抱是實在,他懂得默默地支持、疼他所愛。

女主角是現代女生的寫照,外在拜金逞強,但內𥚃也只渴望遇上一個能懂她、撐她、疼她的人。

一個個男生買的名牌手袋,一張無上限簽賬額的信用卡、身上的珠寶首飾,也只是領土主義的標記。女生們臉上掛著喜悅勝利的笑容,攜著這些戰利品,告訴世界我是有人疼愛的。

心理學亦有解釋為何有些人會偷東西、成為購物狂、變得非常戀物。概括點說是:
人心不足,慾望無窮。我們心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洞,大小數目因人而異。這些洞使我們感覺空虛不完整,於是,我們嘗試以物質去填補這個空缺,嘗試令自己完整滿足。可是,這些心中的洞本是由另外一些原因形成的,較常見的是兒時欠缺愛和關懷。可我們卻不知就裡,胡亂充塞一些物質嘗試填補這空白。

我們越追求物慾上的滿足,越覺不夠。於是,在愛情世界裡,我們以條件量化男生能愛我們的能力。經濟條件的優劣,和有沒有能力去愛我們直接掛勾。我們身邊不是也有些人,用男生的經濟條件來量化他們是否「荀盤」嗎?

就這樣,我們永無止盡的追逐
「愛情」卻沒有真正填補心中的空洞。我們不停去找尋Mr. Right,卻一直找不到,因為方向錯了。

戲中,女主角老公不在身邊,她說自己甚麼也沒有,只有很多包包(名牌手袋) 。愛我們的人並不能給我們時間、給我們溫䁔,給我們花錢幹嗎? 

當我們的愛窮得只剩下包包,是放手的時候吧!

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

<在當下找快樂>

昨晚,我和妺妹吃過晚飯步出餐廳,驚見外面原來下著傾盆大雨。沒錯!是非常非常大的雨!

我倆只有一把小得可憐的摺傘,掙扎了一會後,決定搏一搏。我們瑟縮在小傘裡,在大風大雨下,才跑出去不夠一分鐘,我們由頭到腳也濕透了。

路上到處也是大水氹,腳也不知該踏在哪兒走。我的高跟鞋像水鞋般,被迫澗水而行。天啊!簡直難受得想死!

在紅綠燈前停下,妹妹說希望我們不會被駛過的車子濺得一身也是水﹔話音未落,有一輛的士高速駛過,濺起了像巨浪一般的水花,照頭潑在我倆的臉上。太狼狽了!太滑稽了!

我們這兩個年紀不輕的女子,再也壓抑不了激動的情緒,不顧儀態地在街上邊跑邊失控大笑。

笑聲緩和了我的尷尬,心裡好過了很多﹔感覺很像小時候,跑落街淋雨跑跑笑笑般,很暢快!

終於,完成了十萬五千里長征。在屋苑的升降機內,我倆的衣服頭髮也滴著水,我看著水滴在地上圍了一圈﹔在旁人的目光下,仍難忍笑意,低著頭嘻嘻哈哈地笑。

回到家,迎接我們的是可愛活潑的小狗 Tiger,他又攬又錫地夾道歡迎我們。

跑了這麼遠,弄得渾身濕透,瞬間一切也變很值得呢!

只要懂得在當下找快樂,再窘的境況我們也能從容面對﹔掛在臉上的笑容,也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雨傘。

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

<蕩失的經過>

是否每個人小時侯也曾有過迷路的經歷呢??

小時侯家住旺角,媽媽常常和我們三姊妹一起去買菜。有一次,媽媽叫我和妹妹在門口等她,還叮囑道那兒人多,不要周圍走。

哈哈…自少精靈活潑的我們又豈會死守原地? 

我提議和妹妹一起玩捉迷藏,由妹妹捉,我藏。

1,2,3,4….98,99,100 妹妹便開始找我,想想我躲藏在什麼地方;但找了半天也找不著,正當她感到驚揘無助之際,媽媽出來了。發現不見了我,便著姐姐和妹妹先回家,她便獨自一人去找我,由下午找到黃昏快要入夜,終於在一間遊戲機中心的….門口找到我。

那時的我正聚精會神地觀賞中心內的人在打機,媽媽見到我便二話不說給我一記耳光,嚇得我大聲啕哭,回家後再來一頓「滕條燜豬肉」,痛得我BiLiBaLa喊過不停;那時候還不知犯下大錯,只是不明白為何要被媽媽打,還好有乖巧的妹妹與姐姐,求媽媽不要再打,我才免除皮肉之苦。

今日偶然提起此事,我仍津津樂道;遊戲機當然好看,卻害苦了妹妹跟姐姐,在等我回家的時候,不停祈禱希望我不要給拐子佬賣掉;還有,媽媽走了大半天的冤枉路…或許沒有她們的眼淚和對我的擔心,我是不可能回到家的!

有時候我會想,如果今天的我像小時候一樣迷路了,誰會去找我呢﹖妹妹和姐姐還會像那時為我禱告、為我哭嗎﹖

兒時蕩失的經過,令我成為一個沒有方向感的人,人越大越覺迷失。

面對著眼前的分岔路,真的不知該走哪兒;迷路了,便得自己找出口。

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

瘋狂的 WhatsApp 年代

今天下班後,一個人逛逛買點東西。突然,收到一位很久不見的朋友傳來的 WhatsApp 訊息,看見是一張照片。多年不見,當我正好奇他究竟傳甚麼來,打開照片一看,弄得我哭笑不得。原來他傳來照片中的人是我!

他在街上遇見我,沒有跟我打招呼,反用短息告訴我,我們遇見了!

天啊!可真是高科技到不得了!

細想下,卻有點可佈和悲哀!本是老生常談的問題:科技究竟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,還是拉遠了?今天我親身的體驗,卻讓我感受到原來我們已經被科技隔離了。

很懷念小時候,和朋友聊電話到天亮,那時候,我們像有很多講不盡的話題。以往,日子就算多忙,當我想念我的朋友,我還是會抽空約他們,彼此踫踫面、打個電話聊聊天,談談彼此近況。

其實,現在自己也懶惰了;當想起某人時,我也習慣了只發個訊息,問問「近來好嗎?」,便像已很關心對方似的。我們像筆友般,用著電話回訊息,彼此用冰冷的文字迅速地回覆對方,偶然加入「可愛親切」的表情符號來表達我們的語氣感受。我們隔著電話與朋友、與世界溝通,可我們已不知電話背後的人變成了甚麼樣子了。這是多可悲啊!

我究竟有多久沒有聽過朋友的聲音、見過朋友的臉?究竟有多久我沒真正在一些朋友面前「真人示範」我親切而真實的臉呢?

終於,難得和某些朋友「一年一聚」﹔大家交談著的時候,卻感覺有點生硬,彼此習慣了以 WhatsApp 通訊,與真人對話所需的熱身時間因而變長。可是,見面的時間匆匆而逝,熱身完了,卻已是分別的時間。就是這樣,我們又錯失了真正相聚的時光。

科技簡直是謀殺了我們的友誼!

雖是小事一宗,極速記錄下來是希望提提自己和身邊人,多見見自己重視的朋友﹔不能抽身見面,也花幾分鐘撥個電話聽聽對方的笑聲和聲音。

朋友,若你想起我,也可打給我,我們可真實的聊聊天啊!

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

<淺說緣 (一)>

一個濕漉漉的雨天,獨個兒跑進麵館用晚饍。我並不太喜愛一個人在外用餐,只想盡快吃完回家去。

店子空位不多,隨意選了一張枱和一對外國人對著坐。坐下時,他們對我笑了笑,我也下意識地回個微笑。正當我暗忖為何這麼地道的麵館子會有遊客來用餐時,他們問我哪些食物較好吃,於是,我們便打開了話匣子,天南地北的聊起天來。

夫婦二人來自澳洲,過著半退休的生活,穿梭不同國家探訪在外工作的子女。他們在特殊學校任教,分享了教導有特殊需要兒童的一些經驗﹔我看見他們心靈上的美,我亦更放膽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。夫婦很熱情,他們家附近有個地方和我的名字很像,嚷著要我去探訪他們,並介紹子女給我認識。

談著談著,一個小時就這樣過去。彼此交換了聯絡,祝福過後,我還是跟他們分別了。

在回家的路上,雨停了,一個人的納悶也因與夫婦二人的一席話驅散了,並換上了溫䁔的感覺。我不知道我們還會不會再見,但我實在太喜歡人與人間的交流所帶來的觸動。

人生中,人來人往,我們和很多人相遇,有些人留,有些人去。這些相遇的軌跡,由很多個偶然所組成,交織著我們人生的面貌。偶然的相遇,總是美麗而浪漫的,像水面的漣漪,泛起了心內的迴響。

朋友說此等相遇,或許並非偶然,可能是緣。

查看緣字,人們說:前世的500次回眸,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。那麼我們和很多人平水相逢,卻能談得一席話,吃過一頓飯。又有些人走進我們的生命中,扮演不同的角色,和我們一起哭、一起笑、牽過我們的手,擁抱過我們,這又是怎樣積下來的緣呢?

人們可有真的經歷不同時空,再次相遇,延續上世的緣﹔這些美麗的聯想總是充滿詩意,可我並沒有答案。


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

<簡單的快樂>

早前,和友人談起一些兒時的快樂時光。我越說越興奮,手舞足蹈、繪形繪聲的說著﹔說得生動時,那些片段活靈活現,統統浮現在眼前。

那份無拘無束、無憂無慮的快樂,也隨那些片段下載在心中,心裡感到陣陣的暖意。

說著說著,很奇怪地,溫暖的淚珠突然一顆一顆的從我眼角掉下來。

身經百戰的朋友溫婉的問:「見到妳很觸動,那些眼淚在告訴妳甚麼?」

我為我的失態有點尷尬的笑了笑,然後道:「是簡單的快樂。那時候的開心很單純、很率真。我可以隨時隨地大聲笑,不用理會任何人。感覺很難得,亦讓人很懷念。」


是啊!小時候,簡單就是快樂,快樂又是如此簡單。

我為著自己能擁有率真地大笑的回憶,感覺很幸運。

不是麼?有朋友說,他好像失了憶般,對兒時的生活毫無印象,能回想起的已是中學的片段。好像他一生下來,便是個十來歲的少年,沒有了兒時的歷史。


我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戀舊的人,感覺有點不夠活在當下。

可是,我們若能同時保持「擁有過去」及「擁抱當下」的心態,心靈上適時適量地返老還童,實在是繁忙生活中的清泉甘露,能滋潤我們的心田。


我相信我們的心裡都有一扇通往兒時快樂回憶的窗﹔窗外回憶的風景是小時候的我們,送給長大成人的自己最珍貴的禮物。

快快打開你的那扇窗,或翻一翻你回憶的寶盒,看看小時候的你,收藏了甚麼珍貴寶物送給今天的你吧!

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

<笑話一則 - 轉念>

老友甲和乙參觀一個攝影展覽,他們在一張照片前駐足觀看: 

甲:「你看見甚麼?」 

乙:「唔...(故作高深) 我看見時間... 時間在蓮葉留下的痕跡。我又看見歲月,歲月摧殘了蓮葉,令它們凋伶在池塘裡。」

甲:「哈哈... 怎麼我只看見一張張「食鬼」的臉呢?哎呀!很像我兒時玩的食鬼遊戲啊!哈哈!」

乙:「......」


有時侯,輕鬆點也不錯。

很多事物也存在無限個角度,讓你選擇如何去觀賞。

有人在痛苦中會自怨自艾,有人卻相信痛苦是人生的挑戰和歷練。

同一幅照片,你又觀看到甚麼呢?


註:其實並沒有甚麼攝影展,照片只是早前參觀一個蓮花池時拍下的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找些時光讓自己無聊一下也不錯,緊張的神經也鬆弛了不少呢!

你今日笑左未?

<墮崖的夢與死亡的恐懼>

早陣子,一位朋友分享了她對離世家人的惦念,給予我內心很大的震動,久久也未能平伏下來。

小時候,我已經對死亡很敏感。除了經歷親人離世,小學時,我試過雙手端著家中飼養的一隻垂死的小鳥,感受過牠的身體由微溫變到冰冷僵直。當時,我和妹妹不敢相信它已經離開了。我們還把牠放回入寵中,把寵蓋上布簾。

我們哭得昏厥地祈求上天,發生的一切也不是真的,求主憐憫把牠的身體治癒。可是,當我們再次揭開布簾,牠依舊動也不動。頃刻間,真是絕望透了!

弱小的生命一點一滴地在我的手中流逝,望著牠的眼睛失去了神采,而自己甚麼也做不了,甚麼也改變不了,那份徬徨真的讓我很無助。

或許,那次目暏死亡,超越了自己當時能承受的。往後很多年,我不停在發同一個夢,我夢見一位摯親墮崖。每次的夢境也很短暫,但那種恐懼卻讓我感到如親歷其境般,也會使我從睡夢中驚醒。

以往,我一直不明白為何不斷發著這個相同的夢﹔可是,隨著近年對自己的覺察多了點,其實,那份震驚、無可挽救和無助的感覺,是何等的似曾相識 ─ 就是那不能救活小鳥的感覺。

原來,身邊珍視的人和事,是可以沒有先兆下突然離去,想留也留不住。

那夢是我內心的一面鏡,反映小時候的經驗,那份徬徨無助的感受一直未能處理,滯留在內心深處。

對我而言,死亡是永別!可小孩子的心靈負荷不了這份沉重的訣別。我把對死亡的恐懼給壓抑到潛意識,成為我一個心結。

死亡並沒有離開過我們的人生。像不少人的經驗一樣,成長的過程中,我繼續經歷了朋友自殺、家人離世等沉重的永別。

長大後,我和妹妹養過的第一隻狗,也因打了疫苗後受感染而離開了我們。由於牠死之前已經昏迷了,沒有了呼吸能力,要靠人手操作的維生器,每五秒人手泵氣給牠供氧。其後,醫生說已不能救活牠,要我們決定是否要打針,讓牠安樂死。

可是,這個決定讓我們很痛苦,因為我們不是造物主,無權決定生死。我們哭得瘋了般求醫生堅持下去,讓我們等待奇蹟發生。

很可惜,奇蹟最後還是沒有發生。第二天,醫生說小狗已不能存活,建議我們拔喉以減輕牠的痛苦,讓牠慢慢的在我們的手中,在我們的愛中離開。再次看見自己心愛的寵物離世,過程是極大的痛苦和煎熬。

因此,我是真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,朋友的喪親之痛。可是,有時候真的太痛了,像觸痛傷口般,我還是會很自然地迴避的。甚或,我會像定了形般不知如何反應,因為自己內心要處理的也很多,我實在無能力去盛載更多。

一位任職醫護人員的好朋友告訴我,工作中不停的面對死亡,是嚴重的心靈創傷。為了工作,很多醫護人員也會啟動潛意識的自我保衛機制,去使自己麻木,不去感受傷痛。單是承受這個沉重的心理負擔,我真的要衷心向所有醫護人員致敬。

基於同一點,我認為專為喪親者提供的哀悼治療,是輔導範疇裡最困難的一環。自問自己還要更多的歷練,去解開心中的恐懼和傷痛,心中的那個結。

我特意寫下這文章及感受,是希望開始化解自己對死亡的恐懼,從而把對死亡的恐懼,轉化為珍惜活著的時光,及更勇敢的愛身邊的人和物的正能量。

內容確實有點沉重,希望沒有嚇怕大家。可是,若能啟動大家思考死亡對自己人生的意義,也可說是一大美善。

最後,我的小小分享只是很微不足道,我相信不少人也經歷過很沉重的生離死別。若你願意,歡迎在此分享,或可以私人訊息發送給我,讓生命的觸動延續。

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

<為什麼狗比人類壽命短?一個六歲男孩的答案>

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真人真事,特意翻譯原文。如能觸動你,歡迎轉載。

作為一名獸醫,我受任命為一頭十歲的愛爾蘭獵狼犬斑克作檢查。狗的主人是羅恩,他的妻子麗莎,和他們的小兒子巴蒂爾,他們也很疼愛斑克,把它珍視為家人。 他們一家現在等的是一個奇蹟。

可是,無可奈何要告訴他們的真相是斑克已患了未期癌症,它的身體一直在衰弱,它離死亡已很接近。我告訴斑克的家人,我們已不能做任何事情,為了減低斑克的痛苦,我建議為斑克執行安樂死。

羅恩和麗莎同意我的建議,但他們要求讓六歲的兒子巴蒂爾觀察過程。因為他們想讓巴蒂爾知道斑克發生了甚麼事,並能從此經驗中有所得著。

第二天,在執行安樂死的過程中,斑克的家人團團的圍住它,為它的短暫生命送別。小男孩巴蒂爾意外地顯得很平靜,他最後一次輕撫他的老狗。當刻間,我不知道他是否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。在幾分鐘後,斑克安詳的離去了 。

表面看來,小男孩似乎接受了斑克的離開,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困惑。

我和大家坐在一起,共同懷緬斑克一生的點滴。我們疑問為何動物的生命比人的生命短,這可悲的事實。小男孩巴蒂爾一直靜靜地聽著,突然,他大聲說:「我知道為甚麼!」

大家均吃驚的望向他。然後,男孩的嘴裡說出了一個讓我目瞪口呆,一個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更使人欣慰的解釋 ─ 它改變了我面對生活的方式。

男孩說:「人們出生以來,要用上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如何過上好日子 ─ 如學習愛身邊的人及成為一個好人,對不對?」

六歲的他繼續說:「但是,狗與生俱來便知道該怎麼做,去愛、去活得好,所以他們不需要過長的人生。」


是啊!一個六歲的男孩都曉得的道理。

簡單地生活。

慷慨地愛。

真誠地關懷。

和藹地說話。


請記住,如果狗是生命的導師,我們要跟它學習的東西:

當摯親的人回家時,主動出來迎接他們。

不要放過出外走走,呼吸清新空氣的機會 。

讓自己休息,小睡片刻。

每天也多玩多運動,讓自己活起來,讓自己蹦蹦亂跳。

享受被關懷和讓別人觸碰你,感受被愛。

在和暖的日子裡,停下來在草地上躺下。

天熱時,喝大量的水,休憩在樹蔭下。

當你感到快樂時,可跳起舞來和搖動你整個身體。

在平靜的漫步中獲得單純的喜悅。

要忠誠。

要真誠做自己,不要假裝你根本不是或沒有的東西。

如你想要的東西給埋在一些深處,不要放棄努力挖掘,直至你找到它。

當身邊人心情糟透了,你只需沉默不語默默坐在附近,並輕輕地用鼻子觸碰它們去表達你的關懷。

最後,好好享受每一天的每一刻!

作者:未知

請分享


(翻譯:心庭)

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

一個人的水世界

跳進水裏享受與世界隔絕的片刻
世界變得很安靜
我只聽見自己的呼吸聲

世界只有我一人
只有我的一呼一吸
原來我可以和自己這麼近

如果我在水裡笑
水會把我吞沒掉

如果我在水裡哭
水會把我的淚融化掉

沒所謂吧
反正也沒有人聽見
也沒有人看見

陽光穿透進來
讓水底閃耀著點點鱗光
但水底太遠了
我游不到 我觸不及

在剩下最後一口氣前
讓我把我自己的心情放好
再游回地上去
面對繁囂的鬧市

荒涼的等待

「他已經死了七年了。原來...原來只有我一個人還在這兒,想念著他。」

還有兩個月小霞便結婚了。她和她的未婚夫關係不錯,她形容遇上他,是她人生交上最大的好運。他比小霞年長十年,對她的關愛和照顧,可說是無微不至。

小霞跟未婚夫無所不談,例外的是她的一段過去,那段關於與小爾一起的時光。

人生中,總有些秘密是只可一個人獨享的,不是嗎?

小霞回想跟小爾識於微時,彼此在中學時相識,相知多年,卻一直等待到大學一年級時,才正式走在一起。

小爾常說小霞是他人生中最好的知己,所有的秘密也可與她分享,能夠和自己最好的知己在一起,是他的福氣。

可是,那些快樂、無拘無束的青葱歲月,只維持了三年。在彼此投身社會工作後,小爾的性情起了很大變化,他變得很寡言,常常滿懷心事。小霞越想去關心小爾,小爾越將她推得遠遠的。小霞覺得她已不能明白小爾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。兩人的感情也因這無形的距離,而驟然降溫了。他們互相逃避,卻又互相思念。

不能令小爾開口的是,他父母的婚姻破裂,各自找到新的另一半。更可悲的是,父母均沒有選擇與他繼續生活。原來看似幸福的生活,只是幻像,他是隨時也可被捨棄,可有可無的一個。

生活中突然的轉調,讓小爾不能再相信愛情,不能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。他的世界是如此的灰暗。

他倆膠著的關係維持了一段時間。直至,一天晚上小霞收到了小爾跳樓自殺的消息 ─ 只是幾秒間的墜落,他倆從此天人永隔。

一切曾令人心跳的回憶,都在小爾的離開後,劃上了句號。

「你說過所有秘密也可以告訴我的。點解啊?點解你不讓我跟你分擔?」當小霞知道了小爾隱藏的心事後,一方面,她不明白為何小爾不讓她一起分擔,另一方面,她很自責自己為何幫不了他,為何沒有再關心他多一點點。

現在,一切也沒機會了,她再也不能感到小爾的手傳來的溫暖,亦再不能聽到他的呼吸聲。

「他走了這些年,原來身邊的人也復原了,只有我,只有我還是這樣地想念著他。感覺好像只有我一個人,在漆黑的夜裡,荒涼地等待著。」

「有時候,我會很傻地覺得,如果我不再想念他,不再感到這麼痛和哀傷時,好像是我背叛了他,離開了他。」

這是小霞最後一次與她的心理治療師會面。

小霞說:「我一直以來被困在那裡,被困在悲傷中久久不能放下,因為我根本不能原諒自己。或許,我已經等得夠久了。我的未婚夫也等得我很久,是時候放下了。」

「我知道小爾還是會永遠活在我的心中,不過是換另一種心情去繼續想他吧!」

兒童節快樂!

今天除了是紀念祖先的清明節,亦是兒童節。相信兒童節應該是小孩子最期待的節日之一。

唸小學時,媽媽會預備「兒童節大餐」給我們。所謂的大餐,其實是菠蘿鷄尾腸、薯條和幾粒罐頭紅毛丹而已。

不過,這對當時的我們來說,已是色彩繽紛好味又好玩的美食,這亦成了我最珍貴的兒時回憶。

真感謝媽媽在緊拙的生活中,仍使出魔法般的心思,為我們製造難忘的驚喜。

快樂,其實真的可以很簡單!

此外,兒童節又讓我想起皮禮士糖。雖然糖果味道很一般,但那些可愛美麗的糖果匣子,真的讓人愛不釋手啊!哈哈!

相信每位小時候也曾經歷過難忘的兒童節;遺忘了的,也趕快趁節日想想啦!說不定可檢拾回一些童趣呢!

最後,祝各位每年兒童節也充滿感恩、快樂,保持童心未泯!



那個女孩

我們曾經都是那個女孩
我們曾夢想自己成為<我的志願>𥚃的人
然後爸媽跟老師向我們說不

我們仍是那個女孩
我們把夢想俏俏收在心裡的角落
然後我們向自己說不

我們繼續是那個女孩
我們羨慕為夢想而活的人
然後我們向孩子的夢說不

我們不要是那個女孩
我們知道人生不可以重來
然後我們決定把夢活出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