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

<一見如故?>

為何我們會與一些初相識的人談起來一見如故,感覺特別投緣?為何我們會對一些人執迷,不願放手呢?

午飯時間,走在街上看見一名男生背著一個紅色Kipling 背包,看著背包上那搖來晃去的紅色猩猩,我像被催眠了般看得出神。突然,我想起了一位離世多年的友人,他也是用這個背包上學的。這個牌子,在我唸書的年代挺流行用作書包。

理智上,我知道不可能再遇見友人﹔但好奇心下,我越過那男生後,還是不禁回頭輕輕望他一眼確認一下。當然,男生並不是友人,長相一點也不像。

我相信大家也可能有過類似的經歷。為何眼前這個人感覺似曾相識,好像是在哪裡踫過面呢?

其實,這現象可以用心理學理論解釋。

人的慾望是一股能量。如我們想吃、想睡、想被愛,這些也是慾望。小時候,在爸媽的照顧下,我們的慾望較容易得到適時適量的滿足。長大了,有一些慾望達成不了。基於能量不滅,未了斷的能量,便會囤積。無法釋放的慾望會找尋替代品,找機會掛勾起來。

潛意識跟意識不同,它不受邏輯限制。理性上,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,任你怎樣量度他們的眼耳口鼻,也不會找到分毫相似的地方,但只要潛意識認得二人有相似的地方,如相似的聲音、眼神、笑容、體味,甚或相識的情境,能找到面前這人和回憶中的人的共通點,能量便可掛勾。掛勾以後,想脫勾便不是那麼輕易。

曾經,我們和一些人和事失諸交臂,壓根兒我們對失去的念念不忘。於是,給遇上了相類的,便立刻抓住不放。基於以前錯失的經驗和等待,囤積的慾望使我們這次更加用力,歇斯底里,徹頭徹尾的沉迷於眼前人的一舉一動中。

可是,一切也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。

原來甚麼一見鍾情、一見如故,只是潛意識玩弄我們的把戲,是掩眼法。我喜歡你,只是因為潛意識認為你有點像回憶中的他、他、他和他。你不是有甚麼三頭六臂 ,只是陰差陽錯給我們的潛意識勾搭上了。

我們只是在對的時間,遇上了一名冒牌貨。

理性的解釋,總是不動聽和欠浪漫的。你又會接受這解釋嗎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